(1)為確保儀器穩定工作,在電源波動較大的地方,建議用戶使用 500W 以上的交流穩壓電源。當儀器停止工作時,應關閉儀器電源開關,在切斷總電源。
(2)為了避免儀器積灰和沾污,在停止工作時間內,用塑料罩子罩住整個儀器,在罩子內應放數袋防潮硅膠,以免燈室受潮,反射鏡鏡面發霉點或沾污影響儀器能量。
02
原子吸收光譜儀
火焰部分
(1)氣體安全檢查
a.檢查氣體鋼瓶是否漏氣;
b. 氣體管路氣密性是否良好;
(2)檢查、清潔儀器外觀a.清潔儀器外殼;
b.檢查各排風扇海綿濾網,需要時更換;
c.檢查儀器電源線是否完好,各數據連接線是否完好;d.檢查儀器外部各旋鈕指示燈。
石墨爐部分
(1)檢查石墨管、石墨錐的使用狀況,必要時更換。
(2)清潔石墨爐兩端石英窗片。
(3)檢查石英窗密封O 環,必要時更換。
(4)清潔石墨爐內部殘渣(如需要)。
(5)檢查石墨爐開關是否正常。
(6)檢查石墨爐兩端端蓋密封O 環。
(7)檢查冷卻循環水液面位置,以便確定是否需要加水或清洗。
(8)檢查自動進樣器是否工作正常。
整機部分
(1) 元素燈(空心陰極燈)
窗玻璃應十分干凈,若被弄臟(灰塵或油脂)將嚴重影響透光。此時應用蘸有無水酒精和丙酮混合物(1:1)的脫脂棉球輕輕擦去污物;插拔燈時應一手捏住腳座,一手捏住燈管金屬殼部位插入或拔出, 不可在玻璃殼體上用力;絕對避免使用最大燈電流工作,燈不用時應裝入燈盒內。
(2) 燃燒頭
長期分析含有大量有機物的溶液后,在燃燒頭縫口上會形成許多固體污物,嚴重時會使火焰部分分叉。清洗的辦法是拆下燃燒頭,用去污粉和毛刷將其刷凈,然后用水沖洗干凈即可。
(3)測量后的保養
每次測量完后繼續吸入純水 3~5min,將霧化器混合室內殘存的樣品溶液(含有酸類物質)沖洗出來以后避免他們長期停留在混合室內腐蝕內壁。
當使用有機溶劑后更應充分洗滌,先用 1:1 酒精和丙酮溶液吸噴數分鐘,再用純水吸噴 5~10min,關火。
石墨管長期使用會在進樣口周圍沉積一些污物,應及時用軟布擦去,爐兩端的窗玻璃容易被樣品弄臟而影響吸光度,應隨時觀察窗玻璃的清潔程度,一旦積有污物應拆下窗玻璃用無水酒精軟布擦拭。
(4)空氣壓縮機
應經常放出空壓機內的積水!積水過多會嚴重影響火焰的穩定性,病可能將積水帶入到儀器管道.流量計內,嚴重影響儀器正常操作。
(5)經常檢查乙炔管道有無漏氣。
(6)維護保養周期:建議每月一次。
原子熒光光譜儀
氣體安全檢查
(1)檢查氣體鋼瓶是否漏氣;
(2)氣體管路氣密性是否良好。
檢查、清潔儀器外觀
(1)清潔儀器外殼;
(2)檢查儀器電源線是否完好,各數據連接線是否完好;
(3)檢查儀器外部各旋鈕指示燈。
檢查、清洗進樣系統
(1)檢查各泵管是否有泄漏,定期向泵管和壓塊間滴加硅油;
(2)檢查氣液分離器中是否有積液,以防溶液進入熒光器;
(3)檢查自動進樣器導軌軸是否活動自如,必要時應加潤滑油, 以保護進樣器導軌軸不受腐蝕;
(4)檢查廢液桶內液面,需要時清理廢液;
(5)檢查水封系統。
氣體流量檢查
(1)檢查載氣流量;
(2)檢查氣體管路清潔程度;
(3)檢查氣體管路是否順暢。
維護保養周期:建議每月一次。
04
酸度計
(1)檢查儀器的使用環境。檢查內容包括實驗室是否清潔、儀器放置的平臺是否穩固、陽光是否直射、溫濕度范圍是否合理等。
(2)檢查儀器外觀是否完整、有誤破損之處;清潔儀器外觀。
(3)檢查復合電極不用時,是否充分浸泡 3M 氯化鉀溶液中。切忌用洗滌液或其他吸水性試劑浸洗。
(4)開機試運行,使用前,檢查玻璃電極前端的球泡。正常情況下,電極應該透明而無裂紋;球泡內要充滿溶液,不能有氣泡存在。預熱 30 分鐘。檢查運行狀態是否正常。
(5)清洗電極后,不要用濾紙擦拭玻璃膜,而應用濾紙吸干, 避免損壞玻璃薄膜、防止交叉污染,影響測量精度。
(6)檢查 pH 玻璃電極的貯存環境,建議條件如下:短期貯存在 pH=4 的緩沖溶液中;長期貯存在pH=7 的緩沖溶液中。
(7)使用完后pH 玻璃電極的清洗 玻璃電極球泡受污染可能使電極響應時間加長。可用 CCl4 或皂液揩去污物,然后浸入蒸餾水一晝夜后繼續使用。污染嚴重時,可用 5%HF 溶液浸 10~20 分鐘, 立即用水沖洗干凈,然后浸入 0.1NHCl 溶液一晝夜后繼續使用。
(8)玻璃電極是否老化,若老化可以用氫氟酸浸蝕掉外層膠層, 經常能改善電極性能。若能用此法定期清除內外層膠層,則電極的壽命幾乎是無限的。
(9)檢查干燥劑是否有效,若無效進行更換。
(1)應經常清洗秤盤.外殼和風罩,一般用清潔綢布沾少許乙醇輕擦,不可用強溶劑。校準砝碼應保存在干燥安全的地方。
(2)對天平內干燥劑及時更換。
(3)調整地腳螺栓高度,使水平儀內空氣旗袍位于圓環中央。
(4)儀器長時間不用,定期對儀器預熱,每次不低于 30 分鐘。
(5)定期使用標準砝碼對天平進行校準。
(6)維護保養周期:建議每月一次。
(1)檢查儀器的使用環境。檢查內容包括實驗室是否清潔、儀器放置的平臺是否穩固、陽光是否直射、溫濕度范圍是否合理等;檢查儀器外觀是否完整、有誤破損之處。
(2)開機試運行,檢查儀器信號是否穩定,若不穩定,可以按照廠家培訓指導規程更換光源。
(3)為了避免儀器積灰和沾污,在停止工作時間內,用塑料罩子罩住整個儀器,在罩子內應放數袋防潮硅膠,以免燈室受潮,反射鏡鏡面發霉點或沾污影響儀器能量。
(4)清潔儀器外殼宜用溫水和軟布輕擦表面,切忌使用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機溶液。儀器不用時,請用防塵罩保護。儀器中所用的鏡面千萬不能用手或軟硬物體去接觸,一旦留下痕跡,造成鏡面污染引起雜散光增大降低有效能量,以至造成人為儀器損壞。
(5)儀器不能長久擱置不用,這樣反而降低壽命,若一段時間不用,建議每周開機 1-2 次,每次約半個小時。
(1)檢查儀器的使用環境。檢查內容包括實驗室是否清潔、儀器放置的平臺是否穩固、陽光是否直射、溫濕度范圍是否合理等。
(2)檢查儀器外觀是否完整、有無破損之處。
(3)在使用前與使用后檢查試樣室內是否有遺漏溶液,要保持儀器內部的干凈,以防止溶液揮發后腐蝕光學系統,造成儀器測量誤差。
(4)檢查干燥劑是否有效,若無效進行更換。
(5)若長時間不用應定期開機試運行。
使用前
檢查儀器腔體、轉盤、腔體保護板是否干燥清潔,否則清潔并干燥;檢查反應罐部件特別是外套、轉盤、內襯和蓋子是否干燥清潔, 否則清潔并干燥;檢查紅外溫控窗口是否清潔。
使用后
用鏡頭紙清潔紅外控溫窗口;清潔儀器表面,微波腔體、轉盤、腔體保護板,必要時可用熱水或使用中性清潔劑清潔,最后擦洗干凈;內襯、蓋子的清洗,與燒杯清洗基本相同,但不要使用硬質毛刷和去污粉,可用酸泡,超聲波清洗,清洗后干燥。如空白要求較高,可在反應罐中加入空白酸,運行清洗程序來清洗,干燥可晾干、擦干,或在烘箱內 60 度烘干;用干凈柔軟的毛巾擦拭轉盤,外套。
日常維護
如果室內潮濕,光學鏡片就容易生霉、生霧。機械零件受潮后, 容易生銹。為了防潮,存放顯微鏡時,除了選擇干燥的房間外,存放地點也應離墻、離地、遠離濕源。顯微鏡箱內應放置硅膠作干燥劑。硅膠變粉紅后,應及時烘烤,烘烤后再繼續使用。
防塵
灰塵、砂粒落入機械部分,不僅影響光線通過,而且經光學系統放大后,會生成很大的污斑,影響觀察,還會增加磨損,引起運動受阻,危害同樣很大。因此,必須經常保持顯微鏡的清潔。
防腐蝕
顯微鏡不能和具有腐蝕性的化學試劑放在一起。如硫酸、鹽酸、強堿等。
防熱
防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熱脹冷縮引起鏡片的開膠與脫落。
光學系統的擦拭
平時對顯微鏡的各光學部分的表面,用干凈的毛筆清掃或用擦鏡紙擦拭干凈。在鏡片上有抹不掉的污物、油漬或手指印時,鏡片生霉、生霧以及長期停用后復用時,都需要先進行擦拭再使用。
機械部分的擦拭
表面涂漆部分,可用布擦拭。但不能使用酒精、乙醚等有機溶劑擦,以免脫漆。沒有涂漆的部分若有銹,可用布蘸汽油擦去,擦凈后重新上好防護油脂即可。
A.揮發酚
(1)定期檢查蠕動甭管,破損老化需更換。
(2)管路生霉菌,可用1:20的次氯酸鈉沖洗,沖洗時禁止開啟加熱裝置,清洗后須再用蒸餾水沖洗管路40分鐘。
(3)定期使用1.0摩鹽酸清洗管路中試劑沉積物,沖洗30分鐘,沖洗時禁止開啟加熱裝置,清洗后須再用蒸餾水沖洗管路40分鐘。
(4)對于檢測系統。每周1M的鹽酸溶液沖洗30min,然后用蒸餾水沖洗45min。
(5)避免試劑有任何混濁,如有必要,將試劑過濾。
(6)分析時蒸餾裝置蓋有保護套。因此溫度穩定。
(7)6個月后Brij35的含量減小到1ml/L。
B.氰化物
(1)對于檢測系統,每周0.5M的氫氧化鈉溶液沖洗30min,然后用蒸餾水沖洗15min。
(2)UV消化器清洗:使用1%活性次氯酸鈉沖洗15min,關閉蒸餾裝置,用20%乙醇沖洗15min,最后用蒸餾水沖洗15min。
(3)避免試劑有任何混濁,如有必要,將試劑過濾。
(4)分析時蒸餾裝置蓋有保護套。因為溫度穩定。
(5)6個月后Brij35的含量減小到1ml/L。
C.陰離子洗滌劑
(1)每天關機過程:關閉取樣器, 除了氯仿管外用蒸餾水沖洗試劑管15分鐘,然后把試劑管泵空。當僅有氯仿在流通池流動時,讓氯仿管路泵空氣.15分鐘后關閉泵。
(2)每周用1%次氯酸鈉清洗所有管路(除氯仿管路,氯仿管路抽取空氣)15min,之后用蒸餾水沖洗15min。氯仿管路用無水乙醇沖洗15 分鐘,最后抽取空氣,使管路干燥。
(3)更換所有泵管(視使用頻率而定)。
(4)維護保養周期:建議每月一次。
D.硫化物
(1)定期檢查蠕動甭管,破損老化需更換。
(2)管路生霉菌,可用1:20的次氯酸鈉沖洗,沖洗時禁止開啟加熱裝置,清洗后須再用蒸餾水沖洗管路40分鐘。
(3)定期使用1.0摩鹽酸清洗管路中試劑沉積物,沖洗30分鐘,沖洗時禁止開啟加熱裝置,清洗后須再用蒸餾水沖洗管路40分鐘。
(4)對于檢測系統。每周1M的鹽酸溶液沖洗30min,然后用蒸餾水沖洗45min。
(5)避免試劑有任何混濁,如有必要,將試劑過濾。
(6)分析時蒸餾裝置蓋有保護套。因此溫度穩定。
(1)定期檢查各個溶液桶內是否裝足夠量的溶液。
(2)若長時間停用定期通電防潮。
(3)二氧化碳吸收器一年更換一次。
(4)若鹵素脫除器內的顏色快要完全變黑時,更換鹵素脫除器。
(2)抑制器停用一周以上在使用前應注水活化(活化方法:用1mL 注射器于Eluent Out緩慢注入至少3mL超純水,于Regen In 注入至少5mL超純水,用堵頭擰緊平放半小時左右);若抑制器長期停用(兩周以上),則應注滿水后用堵頭擰緊密封保存,下次使用前應注水活化;
(3)色譜柱長時間不用時應確保充滿相應淋洗液后,兩端加堵頭密封保存;
(4)陰/陽離子系統的更換:更換系統應將管路中殘存的淋洗液置換;陰、陽離子淋洗液切勿混用;
(5)手工配置的淋洗液最好每個月至少更換一次,以防變質長菌;并定期清潔和更換淋洗液過濾頭。
(6)維護保養周期:建議每月一次。
作品來源:環保水圈
素材參考:實驗與分析、化驗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