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相適應,我國的環衛市場化改革歷程也經歷了“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地、從發達城市到不發達城市”的發展過程。我國的環衛服務體制從“政府專營”到“市場化”,再到“公私合營(PPP)”,三十余年滄桑巨變,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三十余年來的環衛市場化發展歷程,實際上也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一個縮影。
環境司南看環衛市場化系列文章之一:
發端北上廣深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新公共管理”理念和運動的推動下,西方陸續啟動“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在公共服務供給領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將原來由政府承擔的部分公共服務職能推向市場。這一改革浪潮迅速席卷世界,并蔓延到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內地。
同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相適應,我國的環衛市場化改革歷程也經歷了“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地、從發達城市到不發達城市”的發展過程。
1984年,深圳市成立了環衛企業“深圳市日新清潔服務公司”;同年,我國中外合資環衛企業“深圳志誠清潔衛生服務公司”誕生于深圳特區。無意之中,深圳“雙子星”成為日后點燃我國環衛市場化改革大潮“星星之火”的緣起。
1993年,廣州市環衛局和香港公司合資成立廣州環衛公司“廣州標準環保公司”,走出探索環衛市場化。
199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進行“環衛作業走向市場”改革試點的若干意》,以“中日臺資協愛保潔公司”為代表的上海市環衛企業陸續進入市場。
2002年,北京市四大環衛事業單位改制成國有獨資的集團公司,宣告首都的環衛服務行業開始向“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邁進。
2017年,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城區環境保潔市場化運營招標項目開標,我國環衛市場化處女地宣告終結。
自此,內地所有省份全部走上環衛市場化改革軌道。
我國的環衛服務體制從“政府專營”到“市場化”,再到“公私合營(PPP)”,三十余年滄桑巨變,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三十余年來的環衛市場化發展歷程,實際上也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一個縮影。就其歷史貢獻而言,中國的環衛市場化改革,在提高城鄉環境服務水平的同時,也在為市政服務事業其他領域的市場化改革輸出實踐經驗。
工業水處理設備
沐源(上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水質監測|流體輸送|加藥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