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中,外回流(污泥回流)的設置是一個重要的操作,它涉及到保持曝氣池內一定的懸浮固體濃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濃度。以下是關于外回流設置的一些關鍵點:
1、外回流比:外回流比也稱為污泥回流比,是指污泥回流量與曝氣池進水量的比值。這個比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適應污水水質和水量的變化。
2、調整方式:控制污泥回流的思路有三種:
* 保持回流量恒定。
* 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恒定。
* 回流比和回流量均隨時調整。
3、根據二沉池的泥位調整: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因二沉池泥位過高而造成污泥流失的現象,保持出水水質穩定,但缺點是回流污泥濃度不穩定。
4、根據污泥沉降比確定回流比:污泥沉降比(SV)的測定比較簡單、迅速,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計算公式為:R = SV / (100 - SV)。當污泥沉降性能較差時,即污泥沉降比較高時,需要提高污泥回流量,結果會使回流污泥的濃度下降。
5、根據回流污泥濃度和混合液污泥濃度調節回流比:計算公式為:R = MLSS / (RSSS - MLSS)。分析回流污泥和曝氣混合液中的污泥濃度使用烘干法,需要時間較長,一般作為回流比的校核方法。
6、根據污泥沉降曲線確定最佳沉降比:通過調整污泥回流量使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正好等于污泥通過沉降達到最大濃度的時間,此時的回流污泥濃度最大,而回流量最小。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在獲得高回流污泥濃度的同時,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最短,適用于反硝化脫氮及除磷工藝。
7、設備配置:在污泥回流泵房可以設置格柵一體機,用于去除回流污泥中的惰性雜質。
8、自動控制系統:在沒有自動控制系統的情況下,操作人員可以根據運行經驗和監測數據手動調節回流泵的流量,確保系統的平穩運行。
通過上述方法和設備配置,可以有效地設置和管理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外回流,以優化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提高處理效果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