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控制室里,儀表工程師老張盯著爆炸風險評估報告眉頭緊鎖——防爆區劃圖上的Ex d、Ex i、Ex e標識,像一道生死選擇題。選錯一個字母,可能引發千萬級事故!究竟這些防爆型式暗藏什么玄機?一文說透選型邏輯。
一、防爆型式"三劍客"核心解密
1. Ex d(隔爆型)——"鋼鐵硬漢"
原理:鑄造厚壁殼體(≥3mm鋼板),內部爆炸時通過精密縫隙(≤0.2mm)泄壓降溫
殺手锏:可承受ⅡC級氫氣環境(最嚴苛工況)
短板:殼體笨重(比普通設備重40%),不適用頻繁檢修場景
2. Ex i(本安型)——"以柔克剛"
原理:限制電路能量(電壓≤30V,電流≤100mA),讓電火花無法引燃氣體
殺手锏:唯一允許帶電開蓋的防爆型式(需在安全區)
短板:必須配合安全柵使用,傳輸距離受限(通常≤500m)
3. Ex e(增安型)——"細節控"
原理:強化設備密封性(IP54起步),消除觸點火花(如采用T4溫度組別)
殺手锏:性價比之王(成本比Ex d低35%)
短板:僅適用于非故障狀態下不產生火花的設備
[防爆型式對比表]
二、選型四步黃金法則
第一步:認準氣體組別
ⅡA(丙烷):三型通用
ⅡB(乙烯):排除Ex e
ⅡC(氫氣):僅Ex d/i
第二步:吃透溫度組別
T1(450℃):適用氨氣
T4(135℃):甲醇場所必選
T6(85℃):乙醚等高敏氣體
第三步:匹配防護等級
戶外設備:IP65起步(防暴雨)
粉塵環境:必須帶"tD"標識(如Ex ed IIC T4 Gb)
第四步:特殊場景適配
震動區域:優選Ex d(抗沖擊)
智能儀表:首選Ex i(支持數字信號)
臨時用電:Ex e組合防爆插頭
三、血淚教訓啟示錄
案例:某石化企業誤將Ex e電機用于1區,運轉火花引燃泄漏乙烯(直接損失800萬)
案例2:選型忽視T4要求,接線盒過熱點燃甲醇蒸汽(觸發全廠停車)
案例3:本安回路混接普通電纜,安全柵失效導致控制室閃爆
【專家劃重點】
國家防爆標準GB/T 3836-2021明確規定:
?? 防爆設備必須具有"防爆合格證"及"CCCF認證"
?? 不同防爆型式設備嚴禁混裝(如Ex d外殼內裝Ex i模塊)
?? 每3年需進行防爆性能檢測(重點關注隔爆面磨損度)
防爆選型不是選擇題,而是生死攸關的必答題!轉發提醒團隊:從選型到運維,每個字母都值得較真。
-END-